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

史達林死了沒 The Death of Stalin (2017)

Director: Armando Iannucci
Writers: Armando Iannucci, David Schneider, Ian Martin
Stars: Steve Buscemi, Simon Russell Beale, Jeffrey Tambor

終於看了改編自法國同名漫畫的政諷喜劇《史達林死了沒》,導演兼編劇阿曼多再次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。以下心得會一直提到他的舊作《幕後危機》和《靈通人士》。

首先一定要說一下配樂,彷彿終於有了大時代撐腰,阿曼多總算能將他對古典樂的熱愛發揮到淋漓盡致。介乎於露骨與優雅之間,略似《發條橘子》中,以暴行與悠揚樂章交織所烘托出的衝突感。但阿曼多的選曲聽來殺氣騰騰,古典樂成為劇中推動時代巨輪的主要動能,而不再屈就於《靈通人士》中調侃的「只是自命清高的一堆元音」,從拷問室、行刑場到針鋒相對的議事桌,一個場景接著一個場景,配樂毫不退讓地主控著《史達林死了沒》的敘事節奏與喜劇張力。

相較於配樂的來勢洶洶,阿曼多選擇在對白和情節上放置優雅的秤砣,大動干戈之餘,喜劇衝突達於微妙的平衡。自然,很高興能在編劇名單裡看到伊恩·馬丁這號人物,當年作為《幕後危機》與《靈通人士》的「御用髒話顧問」,伊恩為阿曼多策劃的每一場政治角力,增添充滿詩意的髒話連篇。《史達林死了沒》中,在這髒話界桂冠詩人的加持下,搭配滂薄雄渾的古典樂,幾句「幹」話和要命的「耶穌的男朋友」,便妥妥貼貼地烘托出屬於阿曼多作品下,經典的言語暴力美學。
雖關注史達林駕崩的死亡效應,其實也從側面體現了強人的垮台。就像在《幕後危機》中,其寫實感體現在高度仿真的英國政治環境,從未真正露面的首相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,朝野人士無不風聲鶴唳。但在史達林那個人人自危的時代,除了要避免失勢,還要避免「上榜」。阿曼多擅於處理「群龍無首」的要命情節,這回將框架挪移至蘇維埃政權,可謂借力使力,要讓觀眾笑看政治如何宰割人命。

優秀的喜劇往往歸功於明確的衝突感,而此規律放在阿曼多身上更往往夾帶著精準的政治預言。《史達林死了沒》拿歷史政壇開刀,透過刻畫恐怖政權的極致,料理真正「見血」的史實材料,結果是血流漂杵,觀眾捧腹,站在編劇的立場來看真是可喜可賀。

此片的優雅體現在導演如何呈現暴徒貝利亞的惡形惡狀,便是從未拍出那些駭人的性侵與殺戮。觀眾聽見貝利亞說「先殺女的,並確保男的有看到」,接著他在拷問室裡運籌帷幄之際塞入自己的私慾,以及喪心病狂之餘指著同僚揚言手裡握有「所有人的檔案」,便足以嗅到此角色的腐敗臭味。
順著貝利亞這一角色,延伸至其他人等。阿曼多和伊恩·馬丁說,《史達林之死》的笑料是由一連串的「恐懼」堆砌而成的。這點從片子開始沒多久,幕僚們圍繞著餐桌一幕可看出端倪,俯首貼耳,使出渾身解術,就為了博君一笑。這群幕僚可不是《李爾王》裡那個「我隨叔叔去也」的丑角。但正是這一群「弄臣」,在他們共同擁戴的「叔叔」死後,忝不知恥的繼續為觀眾製造笑料。史達林是這一連串混亂與制裁的引線,各路人馬高舉紅色大旗,倉皇物色、推諉他們共同舉發的罪狀,可想而知倒大楣的注定要是西蒙·羅素·畢爾(Simon Russell Beale)飾演的貝利亞一角。

我覺得西蒙恐怕是劇中最為「正經」的主要角色,這回他不演「叔叔」李爾王了,蘇維埃的「弄臣」們理當不須憐憫他。貝利亞的老奸巨猾、色慾薰心與最終的垮台,就彷彿阿曼多激賞的《是,大臣/首相》,當中的漢佛萊爵士一本正經的置身於喜劇框架當中,又彷彿阿曼多自己的作品《幕後危機》中奔波忙碌的新聞官馬爾科姆,西蒙這老戲骨同樣具有非喜劇中人的演繹氣質,也就凸顯出此角色與其他人的最大差異。

他不搞笑,他不願當丑角。他在這齣喜劇中過分認真,過分貪婪,以至於成為眾多中的異數,注定要慘遭眾人的批鬥與圍剿。在情境喜劇中,戲劇張力往往來自於被圍剿的人物,貝利亞便是那塊俎上肉。

然而,觀眾也很難全然指責貝利亞咎由自取。看看整場政治鬥爭是如何的以多數擊敗少數,議事桌上如何用眼神逼使所有人舉手。貝利亞最終孤軍一人威脅「所有人」,再被「所有人」處死。《史達林死了沒》的獨特之處,便在於它說了一個以暴制暴的故事,且說是其手段還是在蘇維埃政體中,看似「民主」的多數決方式,這在在使它成為一齣膽大包天的喜劇作品。
演員方面真是眾星雲集,一群演技精湛構成一幅鏗鏘有力的歷史群像。麥可·帕林(Michael Palin)是喜劇團體蒙提巨蟒中我最喜歡的成員之二(另一位是約翰·克里斯),這回也是演個有點傻頭傻腦的角色,差點沒萌死我!驚喜配角還有派迪·康斯丁(Paddy Considine)和保羅·瑞迪(Paul Ready)等英劇演員。史提夫·布希米Steve Buscemi)詮釋的赫魯雪夫只能用台語「咪咪機機」來形容,觀眾的注意力由不聞不問到全神貫注於他的暴起。傑森·艾薩克(Jason Isaacs)的軍人角色煞氣十足,使全劇憑添暴戾之氣。

阿曼多還讓每個角色登場都有特寫跟慢速運鏡,害我狠狠嘲笑了每個歷史人物。

另外,在三池崇史的《壽喜燒西部片》中,所有日籍演員說著牽強、流利參半的英文台詞;而阿曼多的《史達林死了沒》也有些異曲同工的樂趣,任由演員們使用自己的原生口音,主要目的其實是為了讓演員們自在的即興演出。阿曼多在過去的作品中,就習於讓演員即興演出,這次也不無例外,但跟偽紀實手搖鏡頭下的《幕後危機》相比,《史達林死了沒》的鏡流相形規整得多,實在讓我很好奇《史達林死了沒》的即興成分多寡!

總之,此片勢必要列入我的阿曼多喜劇收藏清單!

延伸:
Armando Iannucci on classical music, The Death of Stalin, and soundtracking comedy - 阿曼多在這篇文章中談古典樂和喜劇配樂,電影《靈通人士》還稍微含蓄些,《史達林之死》真可謂大鳴大放了。BBC廣播曾請他主講古典樂相關的廣播節目《Hear Me Out》,也有同名書籍出版,感興趣不妨一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