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

[Comic Strip 鉅獻] S1E03 The Beat Generation

 

導演:Bob Spiers
編劇:Peter Richardson, Pete Richens
播出日期:1983年1月17日
 
「他們不是我的朋友,只是一群我認識的人。」

這一切都發生在1960年八月,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前往Des的別墅度假。緩慢憂鬱的爵士糖衣,包覆著這幢房子與週遭的一切,將詩人與作家隔絕在世界之外。然而他們的夏天是憤怒、是快樂、是絕望、是幸福、是憂傷...


《垮掉的一代》這片名再直白不過,本次戲仿劇的主題正是戰後的「垮掉派」(beat generation)。整部劇以黑白片呈現,Comic Strip成員在劇中以他們極佳的姿態飾演年輕自我的藝術家,運用戲仿或借用,刻意營造出一股垮掉派氛圍,將那個世代的群體形象揶揄的淋漓盡致!
吹奏著的薩克斯風的爵士樂手,以樂聲貫串全劇,韻味打中我心!
以Peter Richardson與Pete Richens編寫的喜劇來說,這也許是最使我驚豔的一集了。現代觀眾不再稀罕譁眾取寵的單純模仿,他們願意讓自己的經驗與認知,被表演者或創作者巧妙的臨摹或破壞,再以另一種樣貌呈現出來。而戲仿喜劇就是藉此取悅觀眾的一種喜劇類型。

為了詮釋垮掉的一代,兩位編劇明確寫出了這個集合體具有的許多特點:粗野的格調、雜亂的藝術形式及顛覆性質。憤怒而療倒的藝術家Jeremy,疲憊而感性的成功作家Alan,歡騰而幸福的浪蕩女Eleanor,冷漠而壓抑的Charles......短短三十分鐘,就讓我看到編劇捏造群像的功力。

Rik飾演的憤怒青年Jeremy
Alan、Charles和Jeremy是我最喜歡的三個角色。Rik Mayall飾演一直處在崩潰邊緣的Jeremy,一頭憤怒的亂髮與遮不住娃娃臉的鬍子,在劇中對前女友念念不忘,並對社會抱有自己也說不明白的批判精神(笑)。

「聽著,我不在乎你現在過著美好的婚姻生活,生了四個孩子,還移民到澳洲。看在老天的份上,我們為什麼不能忘掉這一切重新來過!」

「人們稱你為藝術家,但是他們不想知道那麼多,以免原有的生活被打亂,以免你告訴他們真相。這一切都是愚蠢的陰謀!」

Jeremy後來被待在屋頂上拍地下電影的Anne看上,兩人的感情戲很可愛又戳我笑點。Anne由Jennifer Saunders飾演,一直都滿喜歡她冷面又強勢的氣質。

「他們對我說,做個共產主義同性戀者,Jeremy!」
「你想親我嗎,Jeremy?」
「呃......哪裡?」

「......」
「......」<<<(這裡的停頓笑慘了我)
「這裡。」
 
Rik與Jen,劇中的Jeremy就像是點了魅力值的Kevin Turvey
然後Jeremy就很拙劣的湊上Anne的嘴,這段浪漫又可愛,但又有難以言喻的怪異喜感。某方面來說,Jeremy這角色有點像是他在《Kick up 80s》裡飾演的調查員Kevin Turvey吧,既憤怒又純情的存在。XD

Peter Richardson飾演的Alan,則是劇中已經成名的作家。現實中的垮掉派名家,如艾倫‧金斯堡的《嚎叫》和威廉‧博羅斯的《裸體午餐》,內容涉及猥褻且充滿爭議,劇中的Alan也書寫這樣的作品。有別於其他角色,編劇賦予這角色「大師」的魅力,在劇中不時負責冷靜、疏離的獨白或補刀。

「Alan,成名的感覺是什麼?」
「成名?就像是穿著乾淨的內褲走進性派對,而馬龍白蘭度在你家的廁所嘔吐。」

或者理所當然的身兼「性」的旁觀與解讀者。例如Des正極力想與Eleanor親熱,Alan坐在床邊默默的說:

「我不覺得這兒有發生半點性事,Des,Eleanor看起來很無聊。」
「有嗎?」Des不相信。
「Eleanor?Des對你做這些事的時候,你有感覺到這世界被憾動了嗎?」
「...不,只有這張床。」Eleanor回答。

 
Nigel飾演的Charles(左),Peter飾演的Alan(右)

至於Nigel Planer飾演的Charles,是這演員首次讓我內心糾結的角色。西裝筆挺,梳著乾淨的金髮,矜持的壓抑著自己的性取向,造形有點讓人聯想到安迪‧沃荷。雖然Nigel的臉孔本來就適合演這種鬱鬱寡歡的角色,但後來越看越覺得他把這角色詮釋的更為私密,該有的笑點卻依然一點沒少。他幫Alan的書簽合約,兩人似乎是密友,但就連Alan也無法打開Charles的心房。

「Charles,一起嗨啊,讓我們像以前一樣把衣服脫光。」Charles卻離開了派對。
「我恨他,這不是很棒嗎。」Alan心碎的說。


很喜歡上面這幕,但其實Charles最精采的應該是與好幾根香蕉的對手戲,一回想起來就忍不住「天啊,天啊,天啊,天啊...」無限循環XDDD
"oh dear, oh dear, oh dear...."

不過,撇開喜好不談,《垮掉的一代》中同樣有著精彩戲份的角色,是Dawn French飾演的Eleanor。Dawn優秀的戲仿了浪蕩女性的形象,她夢想般的訴說貧窮的浪漫。彷彿在輕挑的揶揄凱魯亞克小說《在路上》的名言:

『因為我很貧窮,所以我擁有一切。』

同時,這個快樂主義至上的女主角,沉浸在垮掉派文人們的愛情當中,在詩人Kix與Alan之間猶豫不決。

「為我的腿寫首詩吧,各位。」
「美人/人們喚她佩姬/獨腳的維納斯...」Kix吟詠道。
「是我唯一愛過的女人」Alan補充。
Elranor興奮的尖叫,「我會為你鋸掉它,Kix。」
「親愛的,這樣你會摔倒的。」
Alan說道。

 
Dawn飾演的Eleanor

但到了此劇的最後一幕,一夜狂歡後的清晨,眾人擠在客廳睡覺。Alan跟Kix在低聲交談,Anne則摟著Jeremy睡著。Eleanor突然瘸著一條腿、拄著腳架闖了進來。

「Alan,看啊,我做到了!我終於把它砍掉了!」
她語調雀躍地說

「那條腿哪去了?」Alan漠然的問。
「在醫院裡。」 Eleanor說。
「但我們感興趣的是那條腿啊。」 

這幕強化了此劇的故事性,十足黑色喜劇在另類喜劇框架中的精彩發展!

獨腳的維納斯
相較於上一集不夠吸引人的《戰爭》,《垮掉的一代》在各方面都讓我印象深刻。儘管全劇主要是上面那些垮掉派份子在一幢別墅裡的零碎瑣事,但正是這些營造出了全劇的調性,故事的意圖也非常明確,相較來說是更為凝鍊、且富有內涵的戲仿。

雖然對垮掉的一代還不夠熟悉,但我認為要享受這集所帶來的樂趣不需要對這個主題過於專精。戲仿劇可以做到高深莫測,但無論如何編劇都要掌握到材料固有的性質,且這些性質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,才有機會創作出成功的戲仿劇。

戲仿所能引起的喜劇效果,很多時候是仰賴人們的成見與刻板印象。因此在觀賞此集之前,想對「垮掉的一代」及其群體特質有些許了解的話,我覺得只要先爬爬wiki或相關文章就好了。不需要深入追究太多的理論或特例,重點是掌握「垮掉派」的刻板形象即可。
收錄《戰爭》與《垮掉的一代》兩集的錄影帶
在接觸Comic Strip這幫人等的喜劇後,我感覺另類喜劇真的是非常近代的一種喜劇風格。它不僅要跳脫傳統喜劇的框架,還要將前人的材料進行重構。就如取借自《等待果陀》的《Bottom》,以「人物的失敗」來克服「荒誕」;如《The Young Ones》中大鳴大放的龐克文化與無政府主義;又如《垮掉的一代》中缺乏常規、將自我與粗鄙的語言視為藝術的年輕人。誕生於二十世紀80年代,另類喜劇確確實實是現代與後現代的產物。




 

*補充說明:

  1. Peg可以是Peggy的暱稱,pegleg則是木製假腿,因此佩姬獨腳。
  2. 文中的斜體處理的引言皆出自此集的台詞。引言中提到的「馬龍白蘭度」具有垮掉派的特質;而「共產主義同性戀者」則因時人諷刺垮掉派文人不合時宜的作風,或指他們和共產主義之間有某種親緣關係。
  3. Rik Mayall所飾演的Jeremy,其實更多是像他在《The Young Ones》的Rick,或Kevin Turvey那樣的角色。與其說是垮掉派,大概更符合英國戰後流派「憤怒青年」的形象,兩者常被學者拿出來比較。這篇文章開頭的引言,便是出自片尾派對上的Jeremy。

*相關閱讀:
垮掉的一代 wiki
憤怒青年 wiki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